教學周
編者按:6月17日,新華網客戶端以《聚焦高質量發展丨解鎖“綠色寶藏”里的“大能量”》為題報道南昌大學食品科學“樟樹籽高值化利用技術和產品創制”實驗室歷經十五年潛心研究,將橡樹籽轉化為具有高附加值的“健康油”,探尋樟樹籽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詳情如下:
“無村不樟,無樟不村”,在江西,樟樹作為“省樹”得到廣泛種植,且數量眾多、品種豐富。鮮少人知的是,小小樟樹籽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開發利用價值,是科研人員眼中的“寶貝”。
在南昌大學,有這么一群“尋寶者”,他們歷經十五年潛心研究,將這顆看似普通的種子,轉化為具有高附加值的“健康油”。近日,我們走進南昌大學食品科學“樟樹籽高值化利用技術和產品創制”實驗室,探尋一顆樟樹籽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攻克關鍵難題
仲夏時節,南昌大學校園里隨處可見高大挺拔的樟樹,它們層層疊疊,交織成一片綠色的帷幕,為校園帶來絲絲清涼,實驗室的小樓就掩映在樟樹的枝葉下。
“樟樹籽采摘期長達4個月,合理開發可部分取代進口大豆,為國家提供優質食用油和飼料。”南昌大學食品科學與資源挖掘全國重點實驗室教授曾哲靈是樟樹籽實驗的負責人,自2009年起,他帶領團隊走上“樟樹籽高值化利用技術和產品創制”的科研之路。
曾哲靈(左一)和其“樟樹籽高值化利用技術和產品創制”科研團隊。新華網發
在傳統工業生產中,提取植物油主要依賴于有機溶劑浸提法和壓榨法,往往伴隨有機溶劑殘留和得油率不高等問題。科研團隊面對一個關鍵難題:如何提高樟樹籽仁油的得油率?
2013年,經過不懈努力,曾哲靈及其團隊成功研發出以水為提取劑,高效提取樟樹籽仁油的新技術(以下簡稱:水提取技術),通過水乳化、離心等過程,實現得油率達95%以上。
“我們可以用它來代替日常飲食中的油脂,讓人們的飲食更加健康。”實驗室科研人員鄢祥輝介紹,樟樹籽仁油含一種名為中鏈脂肪酸的特別成分,能降低血脂和膽固醇,是名副其實的“健康油”。
開啟產業化之路
水提取技術為樟樹籽仁油的產業化進程打下堅實基礎。目前,團隊著手研究樟樹籽深加工系列產品,以滿足不同類型人群的需求。
“我們研發推出樟樹籽仁油特殊膳食食用食品,為心血管病、肥胖病患者提供健康產品。”鄢祥輝說。
據介紹,曾哲靈及其團隊已經掌握12項新技術、申請17項發明專利,這些技術和產品將為我國的食品工業帶來經濟價值,為行業注入新活力。
樟樹籽食用結構型中長鏈油。新華網 譚茜予 攝
因看好樟樹籽深加工產品的廣闊市場前景,眾多企業紛紛拋出橄欖枝。浮梁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獲得了“樟樹籽高值化利用技術和產品創制”項目系列技術專利和成果的獨家實施許可權,樟樹籽深加工開啟產業化進程。
科研成果的背后力量
“樟樹籽高值化開發利用”項目作為國家重點科技計劃項目和江西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先后獲批800多萬元專項資助資金。
“實驗真正意義上第一筆啟動資金,來自江西省科技廳。”曾哲靈說。
“科研成果的誕生并非一朝一夕,它是時間與智慧的結晶。從基礎研究到應用階段,從平臺建設到資金扶持,我們都全力支持。讓科研人員心無旁騖,全身心投入到科研項目中。”江西省科技廳成果與技術市場處處長劉清梅表示。
“樟樹籽高值化利用技術和產品創制”科研團隊正在拿取樣品。新華網 譚茜予 攝
眼下,位于浮梁縣的10棟加工廠房已建設完成,預計今年正式投產。而南昌大學“樟樹籽高值化利用技術和產品創制”科研團隊正忙著新食品原料證書的申報工作。
“樟樹籽高值化開發利用”項目是江西省科技成果轉化大潮中的一朵浪花。近年來,江西全力打造創新型省份,僅2023年,全省登記科技成果1850項,其中近六成成功轉化落地或形成產業化,累計創造產值約2100億元。江西省科技廳將繼續以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為核心任務,為江西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原文鏈接:
新華網江西頻道:http://www.jx.news.cn/20240617/8ad125d0fd0546019215571bbcb4d6b0/c.html
新華網客戶端: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aa02800b76848695df53ef2b484d9101×tamp=75920
編 輯:萬慶蓮
責任編輯:涂金鳳
Copyright (c) 2014-2022 Nancha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贛ICP備20001624號-1網備36010802000198號